我在廢墟之中守著你走來 喔 / 我的淚光 承載不了 喔 / 所有一切你要的愛 / 因為在 一千年以後/ 世界早已沒有我

——林俊傑《一千年以後》

在佛歷的泰國,大街小巷每個海報,手機上每一個泰國網頁,都在提醒我不要忘記,現在已不是二十一世紀了,是二十六世紀。時差不是一小時,是五百年。

有時候感覺五百年還是太短了,想發起一個人類活動,在銀河系的太陽系的地球的亞洲的泰國的清邁,大家一起好好研究研究,1000年或者1000000年的未來。

我想起小時候愛裝X用繁體字,也愛裝X聽林俊傑——JJ,也愛裝X在每個數字後加很多很多很多個零。為什麼不呢?

就像在一個家裡,很多人都在忙活今天明天的事情,但總得有人想想下個月下一年甚至更久的事情吧!人類當中,總得有人想想三十一世紀的事情吧!

畢竟,我們做的每件事情都是圍繞下一分鐘、下一小時、下一⋯⋯為什麼不也圍繞下一個千年想點啥做點啥呢?心跳亂了節奏,夢也不自由。愛是個絕對承諾,不說。撐到一千年以後,放任無奈,淹沒塵埃。

640.png


研究什麼

千年消滅當代藝術和高科技

當代是對未來的山寨。所謂當代藝術也只不過是對未來藝術的拙劣模仿。

日本有個“二十一世紀當代藝術博物館”,一個泰國藝術家去完後,在自己清邁的木頭屋子開了個“三十一世紀當代精神博物館”(31st Centur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Spirit)。我們去的時候,老藝術家不在,有個本地老頭閒坐在外面吊床旁,給了我們這些陌生人點心和茶,他自己在地上罐子裡熬了草藥,支離破碎的英語擋不住他的思考和對話的激情,從千手觀音的雕塑談到中國和東南亞政治的對比。廚房裡,他煮的米飯間插著硬幣,電飯煲裡像是突然有了靈氣。

在這裡,三十一世紀不是更加冰冷更加夜之城更加賽博朋克,而是更加熱情和熱烈,也更加熱帶。也許二十一世紀未來讓我們想到東京深圳迪拜之類的土包子地方,以及火星殖民、人機對話、全息影像、人形機器人、飛行汽車之類的中二玩意兒——我記得高中的時候大家寫語文作文,都已經不好意思把這些老掉牙的東西叫做想像力了。是時候往前衝了朋友們!